7月19日,福建农林大学赴泉州晋江市“海峡第一村”“山海互联”数字助农实践队前往晋江博物馆开展“知行泉州·探寻世遗”晋江博物馆研学活动。
指导老师在向队员们介绍晋江海运发展史
“馆内目前拥有藏品10296件(套)内设2个临时展馆举办各类临时展览,4个基本陈列,其中基本陈列有《晋江故事——历史与人文的诉说》《匠心天工 美美与共——馆藏文物精品展》《海天万里故园情——晋江华侨华人历史展》《晋台缘港澳情——晋江港澳台同胞展》。”伴随着博物馆讲解员的解说进入了《晋代故事——历史与人文的诉说》展厅,该展厅包括泉南首邑、海疆重镇、海上丝路、陶苑奇葩、桥甲天下等八个主题,讲解员告诉我们该展厅以“沿江而居向海而兴”“海滨邹鲁东南雄风”“港埠隆盛海天扬帆”三个部分展示晋江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从神沪海底古森林遗迹到草庵摩尼教遗址,从南朝古墓到安平古桥,不仅有军事重镇商贸重地,还有外销港口、宗教圣地,解说员一一向我们介绍这些晋江独特的地域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队员在晋江博物馆的展品前拍摄留念
走入展厅,队员们被展厅内一件件精美的陶瓷、书画等藏品吸引住了。解说员介绍道,中国书画源远流长,是人们了解古人审美旨趣的重要载体,形成了独特的晋江翰墨风流。而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晋江很早便制作出了瓷器,此后名窑纷起,品类迭出,对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博物馆通过结合声光电科技的手段,让队员们感受到了古人的脉搏及温度,感知人类技艺和文明,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文化遗产的敬畏和爱护之心。在欣赏完晋江博物馆典藏的陶瓷、书画、金石等文物后,队长林承锦表示,我们要“山海“活化”馆藏,让文物精品“走出深闺”拂去历史的尘埃,观众们也能感知人类技艺和文明,激发我们对文化遗产的敬畏和爱护之心,更好地弘扬工匠创造精神。
在《晋江华侨华人历史展》展区,在展厅内队员们看到了晋江人民远渡重洋服务于各行各业并情系桑梓、回报祖国的历史资料。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不禁感叹晋江人民的努力奋斗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这也彰显了晋江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中华情怀。据资料显示,晋江负山面海,海洋文化源远流长,三湾十二港通达大洋。晋江人民海外交通、出国贸易甚众,足迹也遍及世界各地。晋江华侨华人素以勤朴耐劳著称,在漫长的岁月里,晋江人离乡背井,冒险出洋,飘落海外,但他们与侨居国人民友好相处,共同奋斗,抵御外戚,传播中国文化,融入当地社会,为侨居国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队员在晋江名人事迹前参观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走到天涯海角,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呜篮血迹”。晋江华侨虽身在异域,但心系桑梓,竭尽赤诚,捐资输财,献身革命,为祖国的独立解放发展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晋江华侨华人创建实业,兴办公益,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他们积极传承中华文化,他们虽在侨居国落地生根,但他们以地域、姓氏组织社团,和衷共济,守望相助,兴办华文学校、报刊,竭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晋江港澳台同胞展》展区,映入眼帘的是《晋台缘》《港澳情》两个分展。台湾和晋江一衣带水,两地相距最短不过137海里,帆船顺风一昼夜便可到达。由于地理的接近,晋江人很早就跨过海峡,来到台地,并形成了颇为相似的地缘、亲缘、神缘、文缘、商缘,这五缘使得晋江和台湾之间的深切情缘更加密切。《晋台缘》展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据悉,早在明弘治元年,晋江人已移居澳门,经过几十年,晋江人申请定居澳门的新移民不断增多,至今,晋江人在澳门人数已达数万。在这几十年里,他们秉承着“爱拼才会赢”的信念成为了澳门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并且为家乡的建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在澳晋江人不仅使得晋江的经济快速发展起来,还促进了澳门的社会发展,人员往来,经贸合作文化联谊活动日趋频繁,为晋江的社会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自元明两代开始,晋江人移居香港者已数以百计,到如今,晋江籍的港胞已超过四十万人,经过几代人的奋斗,晋江人涉足香港政坛、商贾、企业和文苑等领域,为香港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家乡的建设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
合影留念
文物不会说话,却承载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年代久远,仍然可见这些物品熠熠生辉。共饮一“江”水,转眼已千年,坠入晋江文明,看看前几辈人的前世今生,看看同一片大地下曾发生的故事,你凝望着它的时候,它也是在隔着时光和历史的长河凝望着你。通过本次晋江博物馆参观访学之行,队员们深刻领悟到晋江人民拼搏奋斗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了解了晋江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历程,回顾了晋江先辈们伟大的工匠创造精神以及晋江华侨华人情系桑梓之情。
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抚今追昔,晋江毫不动摇做好“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也必将在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一份更加优异的答卷!